前沿洞察
丁宁:完备的工业体系及海量真实世界的数据 是我国具身智能发展的优势之一
近日,号称“地表最强”人形机器人Figure02问世,并已在宝马工厂上班。近年来,中美等国人形机器人竞相落地,产品迭代加快。尽管目前各家都还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但多家投行和智库机构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达到万亿级。那么,谁最有机会领跑这个万亿级产业?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条、消费场景、数据库加快构建的中国,正成长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活跃力量。
大师讲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综述-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理念的探讨
3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大师讲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综述-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理念的探讨》讲座在附属天健小学举行。本期活动的主讲嘉宾是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及特种机器人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教育厅粤港澳高校城市运维特种机器人联合实验室主任丁宁。
科研动态 | 探索具身智能计算系统的未来
近期,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在这方面做出了领先的尝试。研究院具身智能中心主任刘少山博士与常务副院长丁宁博士在《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发表文章,梳理了构建具身智能计算系统的关键方向,包括软件架构、计算体系结构和设计自动化,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最权威的期刊,长期以来一直是技术创新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发表的内容深受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尊重与关注。
科研成果 | 一个全新面向人体姿态估计的人形具身交互系统,可用于家庭服务机器人、主动健康等领域
近日,AIRS智能机器人中心高源博士在人机交互领域顶级会议ACM CHI Conference发表题为“PepperPose: Full-Body Pose Estimation with a Companion Robot”的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交互式具身姿态估计系统,具有用户易用、场景无拘束、可交互等特点,在康复训练、儿童陪护和慢病管控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观点 | 机器人计算在人类社会向自主经济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近日,刘少山博士在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上发表The Role of Autonomous Machine Computing in Shaping the Autonomy Economy